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屬于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的行業。由于垃圾焚燒發電前期投入大、運營成本較高,從2000年-2017年,連續17年國家不斷出臺相關的政策,從上網電價、稅收優惠等多方面提倡和鼓勵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有效促進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良好發展。
為規范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引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2018年3月14日,環保部發文《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穼σ种评l電投資惡性競爭和凈化垃圾發電市場都會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北極星電力網從多家企業調查發現,國內企業已經按照政府出臺的標準嚴格執行。中國生物質聯盟副秘書長張大勇認為,“該《通知》給了垃圾發電投資運營企業一個積極信號,國家對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要求會進一步趨嚴,在對項目的日常監管上更加注重時效性和信息的公開透明。在環保成本增加,地方政府垃圾處理費不斷降低的大環境下,企業一定要理性投標特許經營項目,切不可有'拿了項目再說'的僥幸心理?!?/span>
解讀:政策推進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更加順暢
環辦環評【2018】20號文件可以說是在項目立項階段對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設置了一個較高的環境準入條件,避免了項目在選址、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的隨意性,為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規范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張大勇對北極星電力網介紹,“這個文件是對‘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規〔2017〕2166號)’文件精神的進一步細化,更便于基層環保機構在操作層面進行有效把控?!?/span>
《通知》指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應當選擇技術先進、成熟可靠、對當地生活垃圾特性適應性強的焚燒爐,現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要應用的成熟技術仍是爐排焚燒爐。據北極星電力網了解,爐排焚燒爐在國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應用率較高,鍋爐燃燒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等各項指標均可達到國家規定。
近年來,從垃圾處理的發展趨勢可見,垃圾焚燒占比逐年提高,垃圾焚燒行業從不足100座焚燒廠發展到近240座,而當前垃圾焚燒發電主流技術也可以滿足垃圾焚燒處置需求。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表示:“爐排爐技術比較成熟,具有節能減排,效果非常顯著。爐排爐技術將是未來垃圾焚燒發電的發展方向。而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玻璃化電熔技術仍未成熟,處于探索階段?!?/span>
《通知》還指出鼓勵配套建設二噁英及重金屬煙氣深度凈化裝置。這是在現有煙氣凈化系統基礎上,鼓勵配套建設二噁英及重金屬煙氣深度凈化裝置,對煙氣中的二噁英及重金屬進行更進一步凈化,使其有效排放濃度更低。也就是說,新上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排放標準要求更加嚴格,國家加大力度鼓勵做到更好。
在垃圾處理中,二噁英和重金屬如何處理一直是企業所關心的問題,甚至會引發多起反對建設垃圾焚燒廠的“鄰避效應”。因此,在《通知》中更加強調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與周邊環境的“鄰利型”和“環境友好型”,盡可能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張大勇表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一個對周邊人居環境因素高度敏感項目,垃圾投資運營企業不能消極對待‘鄰避’,而應積極進行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把‘鄰避’改變為‘鄰利’效應。一是要加強自律,嚴格達標排放;二是要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三是要與項目當地居民進行良性有效互動。讓社會更多的民眾正確了解、認識和支持垃圾焚燒發電項目?!?/span>
同時,徐海云向北極星電力網透露,“2017年鄰避效應開始大幅減少”。老百姓已經逐漸接受垃圾焚燒,相信未來我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發展會更加順暢。
預測:2018年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達到240個
中國垃圾焚燒發電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垃圾焚燒發電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2017年垃圾發電量已超過350億千瓦時。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273個,并網裝機容量548.8萬千瓦,年發電量292.8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236.2億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5862小時,年處理垃圾量10456萬噸,較2015年新增25個項目,新增并網裝機容量44萬千瓦,新增垃圾處理能力3.8萬噸/日。
張大勇表示:“預計2018年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達到240個,裝機容量將達到650萬千瓦,年垃圾處理量將達到1.1億噸?!?/span>
“自中國有垃圾焚燒發電廠以來,2017年新建成投入運行垃圾焚燒發電廠50多個左右,創歷史新高,預計今年與2017年持平?!毙旌T普f。
垃圾焚燒發電在垃圾減量化和熱能利用方面有較大優勢,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焚燒設備投資成本較高,目前垃圾發電廠的建設成本約為每噸垃圾40~70萬元人民幣。徐海云認為,“當前垃圾焚燒發電廠的主要問題是部分垃圾焚燒發電廠不能夠做到達標排放。中國垃圾焚燒發電廠必須嚴格執法,保證排放達標?!?/span>